大陸與歐盟達成太陽能出口價格協議後,不料整個出口量卻面臨腰斬,大陸對歐洲出口總比重從70%下砍至不到30%。不過,為了扭轉出口劣勢,大陸也開始採取分散市場策略,將部分產能移轉至日本;日本如今已成為大陸太陽能的第2大出口國。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報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11日出席2013年太陽能領袖峰會時指出,大陸太陽能產品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從先前的20%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整體來看,對歐美出口占比已從去年占總出口量的80%至90%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
他強調,尤其對歐洲出口衰退最嚴重,在8月過後,大陸與歐盟達成價格協議後,歐商採購量遞減,從過去高峰占歐洲出口總比重7成,減少至不到3成。
王貴清指出,今年雖然大陸對歐美出口減少,但國內市場需求增加,並且對日本、印度和南非等國家的出口力道勁增,日本以超過20%的占比成為大陸太陽能產品第2大出口國。似乎大陸出口太陽能產品的分散市場策略奏效。
大陸和歐盟於今年6月起開始就大陸太陽能產品傾銷案展開談判,雙方對價格各持己見,形成拉鋸戰,並允諾在8月6日前,雙方有2個月緩衝期,繼續保持協商管道。
歐盟在8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接受中國機電商會和94家太陽能企業以每瓦0.56歐元的價格承諾申請進口,自6日生效,大陸才得以避開歐盟的反傾銷調查。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