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國對兩岸太陽能業者啟動的「新雙反」調查外,澳洲及日本也傳出不排除對大陸進行雙反運作,大陸媒體18日在訪談供應鏈及相關協會後指出,澳洲預估3月底更明確地知道會不會行動,至於日本雙反發生的機率目前看來不高。

大陸媒體指出,雖然澳洲太陽能協會主席曾在2013年底公開表示,澳洲從不設立貿易壁壘,但因2014年澳洲諸多太陽能廠送件要求調查大陸太陽能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行為,在業者送件、政府必須著手處理的前題下,預估3月底可望進一步明朗化。

大陸「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已針對澳洲可能提出的雙反事件警告大陸產業鏈必須關注。澳洲目前的市場規模因為補助減少的關係,2013年已經降至700MWp。太陽能業者預估,2014年可能降至500MWp。

而日本也傳出可能跟進雙反,不過,大陸媒體指出,日本太陽能市場2013年規模約達70GWp,但其產業鏈自給自足能力只達20GWp。其前3大廠包括,年產能16GW的龍頭廠夏普已經將大量的產線外包給大陸企業,擁有年產能12GW的京瓷,位於天津的工廠產能全開、同樣部分委外,收購三洋後松下為第三大,擁有10GW,也有部分比例委外。

顯示該產業鏈有相當大的比重依賴大陸產業鏈代工、再加上境內必須有50%以上產能支持雙反才能推動雙反,大陸媒體評估,光要達到50%以上產能同意,可能就是門檻,因此,目前看來,日本廠對大陸啟動雙反的機率不大。

大陸媒體指出,雖然機率不大,但不是不可能發生,尤其大陸在太陽能這塊新興能源領域的發展速度快,其它國家為了能有效追上該領域,最佳的策略就是祭出「雙反」,透過政治策略,以有效遏止競爭對手成長、為自己爭取發展的時間。這與美國、歐盟的動機相當。

日本目前已經是大陸太陽能模組最大的出口國,而包括天合光能、英利等早在2010年、2012年就在日本設立分公司,而晶科在2013年底通過日本JEPC認證、昱輝則在2月宣布與日本企業合資建廠。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372283_4RP1SHDY9Z6TGA25F6HNU&tid=ODU&dt=t

回列表頁

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