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建築物屋頂興建太陽光電設備,不僅可以躉電賺錢,更可以少碳節能,讓居家屋頂成為更適合休憩的活動空間,如今已獲得科學實驗上的肯定。在市府工務局委託樹德科技大學研發團隊所進行的科學實驗後證實,有架設太陽光電系統的屋頂,比較沒有裝設的屋頂,不僅室內溫差小,濕度的差異性也不高,且即使在南部2013年炎熱的11月天,室內仍能維持26度左右的舒適宜人溫度。
這項由樹科大電通系副教授程達隆主持,副教授高國陞共同主持的研究案,並有樹德科大碩士研究人員林嘉雄、李鈞婷、吳奎憲的參與。他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研究、整合、建置與實驗,目的在研發出一套可以證明市府工務局所推動的光電系統陽光建築,確實能達到健康、安全、節能、便利、舒適、永續的效果,並結合新監測系統未來的廣泛使用,以打造兼具綠能健康與智慧化住宅的「智慧化綠能高雄厝」,以達到永續生態城市的終極目標。
在監測的過程中,研究團隊針對大寮區兩處架設太陽光電的民宅屋頂進行實驗,並選擇其旁末架設的民宅屋頂做為對照組,時間是在2013年11月南部還是炎熱的天氣中進行。
其結果是有架設光電系統的屋頂室內溫差約2.9度,未架設的室內溫差則有多達9.6度;有架設的濕度差異約11%,而未架設者則有19%。有架設的室內溫度均能維持在26度左右,但末架設的室內溫度甚至高達29、31度左右。
這是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管處「102年度高雄市政府高雄厝規畫興建及研究發展補助計畫」中,委託樹德科技大學研發團隊所進行的「以光電系統建築為例,打造智慧綠能高雄厝-智慧型環境監控暨即時資訊整合技術之研究案」,所實驗證實的成果。
研究案的成果,不僅證實了高雄市政府所積極推動的太陽能屋頂,不管在室內溫差與濕度上,都能比未架設的屋頂差異性小,且能長期處在26度左右舒適的溫度空間,達到降溫以減少冷氣耗電的使用,符合節能減碳的效果。更寶貴的是,為了實驗,研發團隊研究整合發展出一套可以方便攜帶,並能隨時隨地對在地環境CO2、室內外溫差、濕度等等進行監控的監測系統。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建置的這套「無線監測系統與無線傳送機制」的監測整合性系統,不僅輕便攜帶;還能立即將監測數據上傳至雲端,並傳輸到電腦、筆電與手機,讓你不管人在何處,均能隨時掌握完整的監測數據,以便隨時因應與調控。
資料來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665079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