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及第四季全球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連創高峰,第四季裝置量超過10GW。全球太陽光電季裝置量最近幾年一直呈現出“兩頭粗中間細”的發展曲線,這完全是因為政策調整導致的。年初之時,各國紛紛調整太陽光電補貼幅度,引發企業搶裝,以希臘為例,希臘2013年第一季太陽光電裝置量為801MW,第二季驟降至153MW。而每到年底,部分國家因為既定目標未完成,又紛紛調整刺激政策,再次造成“搶裝現象”。如中國在2013年中旬決定延續1.15元/度的補貼政策至年底,使得第三及第四季太陽光電裝置量達到5GW。
進入2014年第一季,又是一年政策調整時,部分太陽光電裝置大國紛紛欲調整自身政策,以下將對此做出彙整,希望太陽光電企業根據政策變化情況合理規畫出貨時間表。
羅馬尼亞綠色能源證書數量減半
羅馬尼亞將調整2014年1月之後完工的任何再生能源發電計畫補貼情況,其中對太陽光電方面每MWh的補貼將從6個綠色能源證書縮減為3個。據了解,綠色能源證書制度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一項政策工具,部分國家要求所有供電商和某些電力用戶必須購買與其售電量或用電量一定比例的綠色能源證書數,因此,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商透過出售這些證書可獲得一定的額外收益。
如果上述調整成定局,意味著羅馬尼亞對太陽光電產業的補貼會下調50%,勢必嚴重影響今年太陽光電裝置量。得益於清晰的政策和綠色能源證書制度的實施,羅馬尼亞太陽光電投資環境一直比較健康,累計太陽光電裝置量從2012年底的29MW增加至2013年底的600MW。2013年中國太陽光電企業海潤、向日葵及無錫聯盛新能源都在羅馬尼亞有不俗表現,電廠設置量分別達到55MW、25MW和19.52MW,且都順利獲得了每MWh 6個綠色能源證書的補貼。
專家預計,羅馬尼亞累計太陽光電裝置量可在2017年達到1.5~2GW,遠遠高於之前訂定的到2020年達到260MW的既定目標。然而,在最新的調查研究報告中,羅馬尼亞能源監管機構認為,羅馬尼亞太陽光電投資商獲得的綠色能源證書過多,因此建議將從每MWh綠色能源證書數量縮減為3個。
有專家認為,羅馬尼亞2013年太陽光電裝置量增長過快,2014年下調已經成必然,只是下調幅度暫時未知。
英國下調大型電廠補貼
英國2013年太陽光電裝置量達到了1.45GW,這使得到2013年底英國太陽光電累計裝置量達到了3GW。市場研究機構NPD Solarbuzz認為,如果沒有洪災或者暴雪影響,英國2014年第一季太陽光電裝置量會達950MW,全年裝置量有望突破2GW。
NPD Solarbuzz預估英國第一季太陽光電裝置量再破記錄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因素:第一、針對大型地面電廠的再生能源義務許可證(ROC)將會在2014年4月1日後下調,引發大型地面電廠出現“搶裝”現象;第二、針對小型太陽光電系統實行的FIT補貼也會在2014年4月1日後重新訂定,小型民用太陽光電系統將迎來裝置高峰;第三、北愛爾蘭將從4月1日起對民用太陽光電系統的裝置總量採取限額制。
據了解,英國太陽光電激勵政策共分為三類,包括ROC、FIT和MCS。ROC為太陽光電再生能源責任證書,太陽光電電廠每MWh發電量可獲得相對應的ROC,每個ROC能夠以固定的價格出售給電網企業
2014年3月31日之後,英國政府將針對大型太陽光電發電企業目前每MWh獲得的1.6個ROC削減為1.4個,同時超過50kW的屋頂型太陽光電計畫的ROC補貼將從1.7個削減為1.6個。這對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計畫造成嚴重影響,相對應的搶裝現象不可避免。
FIT補貼是英國最為重要的太陽光電補貼政策。根據英國能源和環境變遷部最新公布的數據資料顯示,英國太陽光電系統數量達到50萬個,其中499,687個計畫都是在FIT架構下完成的,這些計畫的裝置容量大多數小於50kW,也有少數計畫介於50kW~5MW之間,計畫總容量約為1.8GW。
相較於ROC政策的調整幅度,FIT補貼政策的調整更為溫和。因為2013年英國已經對太陽光電FIT補貼作出調整,使得FIT計畫增加速度受到傷害。以2013年第三季為例,英國2013年第三季透過FIT計畫累積的太陽光電系統裝置總量達到115MW,較2012年同期下滑12%,環比則下跌22%。換言之,英國2013年太陽光電市場的出色表現更多來自於ROC補貼下的大型太陽光電計畫。2013年英國大型太陽光電計畫成長率達到了600%,在大型太陽光電電廠裝置量方面排名全球第六。
基於FIT下調帶來的負面影響,英國政府希望暫時保持FIT補貼的穩定性。在未來三個月內,如果FIT計畫裝置量超過預訂目標,則下一季FIT補貼將下調3.5%。這意味著從2014年1月1日起,>4kW的太陽光電計畫仍可獲得0.1490英鎊/度的補貼;4kW~10kW的計畫可獲得0.1350英鎊/度的補貼;10kW~50kW的太陽光電計畫可獲得0.1257英鎊/度的補貼。不過,對於超過50kW的太陽光電計畫,其FIT補貼從2014年1月1日起就下調3.5%,不享受上述“過渡”待遇。
英國太陽光電政策幾乎每三個月就會調整一次,此次政府對ROC補貼政策和可能對FIT政策作出的調整,勢必將造成“搶裝”。
中國向大型電廠“開刀”
2013年8月30日,中國發改委發布消息,對太陽光電電廠實行分區標杆上網電價政策。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設置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度0.9元人民幣、0.95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電價標準。分區標杆電價政策適用於2013年9月1日後備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備案(核准)但於2014年1月1日及以後運轉的太陽光電電廠計畫。這也使得2013年9~12月份中國西部大量地區出現“搶裝”現象。
其實,早在2013年3月份中國發改委曾下發徵求意見稿,其中將太陽光電電廠的標杆電價定為0.75~1.0元人民幣/度,當時業界一片嘩然。之後業內多次有不同版本的傳言稱標杆電價上調,最終發改委將這一標準定為0.9~1元人民幣/度。
從2012年初開始中國就對大型地面電廠的補貼從最初的每度1.15元人民幣調整為1元人民幣,至今已經保持了兩年時間。雖然部分地區大型地面電廠補貼下調幅度超過10%,但兩年來電廠裝置成本不斷降低,這使得大型地面電廠的投資報酬率(IRR)仍然偏高。從最新的電價標準來看,三類地區大型地面電廠和分布式太陽光電的IRR在8%~11%之間,一、二類地區的大型地面電廠和分布式太陽光電的IRR都在9.5%以上,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與之前差距很小。
有專家認為,中國向大型地面電廠開刀不是簡單的降低太陽光電補貼,而是從總量方面進行控制,即實行配額制。2014年中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為分布式8GW左右,地面電廠6GW左右。對於部分省份來說,國家給予的地面電廠配額僅占其準備設置的10%左右,這讓不少正在做前期工作的地面電廠計畫陡然“停車”。
配額制是一把利刃,會嚴格限制2014年中國大型地面電廠的發展規模。不過專家認為,配額制最大的好處是收緊自如,如果分布式電廠不能擔負重任,因為企業建設大型電廠的意願還是非常強烈,所以只要國家調整配額就可以順利完成2014年14GW的裝置容量目標,這在操作層面總比隨意更改上網電價政策容易的多。
日本預計FIT補貼下調10%
日本自2012年7月實行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當時每度42日圓的補貼使得太陽光電電廠投資報酬率(IRR)相當誘人。從2013年4月1日開始,日本政府將太陽光電上網電價補貼從每度42日圓下調至每度38日圓,預計2014年日本太陽光電補貼將再下調至少10個百分點。
日本太陽光電補貼雖然逐年下調,其仍是全球最為慷慨的補貼政策之一,即便出現持續的小幅下調也不至於使得日本太陽光電市場進入停滯狀態。此外,補貼下調的主因是目前日本太陽光電市場在光鮮的背後,弊端重重。
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統計數據資料顯示,從2013年4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這七個月的時間裡,日本政府共核准了4GW的太陽光電系統。但根據官方數據,3/4的獲核准計畫還沒有開始設置。同時,從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10月31日,日本政府共審核通過了24.5GW的太陽光電計畫,遺憾的是,只有5.67GW的太陽光電計畫併入電網。
調查顯示,很多計畫投資商故意拖延計畫設置時間,以期望從太陽光電產品的持續下降中獲益,提高計畫獲利能力。為此,日本經濟產業省計畫取消部分獲核准但未及時完工的計畫獲得FIT補貼。同時再考慮到併網問題,並有專家學者預估日本此次FIT補貼調整幅度或許會較大,超過去年10%的水平。
但亦有學者認為,2014年日本市場還會保持強勁發展趨勢,裝置量最高可以達到7GW。首先,日本市場太陽光電政策雖然沒有中國或美國那樣穩定,但太陽光電補貼起點較高,下調造成的影響也就大打折扣;其次,日本國民渴望能源轉型的心態非常迫切;最後,日本和德國、西班牙等傳統大國一樣,太陽光電市場環境較為健全,只要政策沒有大波動,大範圍的普及應用仍會持續下去。
資料來源:http://www.glass.com.cn/glassnews/newsinfo_105706_1.html
回列表頁